目前,雙槍已經建立了專門的竹筷研發(fā)中心,并將雙槍公司年銷售額的5%用于新產品、新設備的開發(fā),到目前為止,公司獲得各種專利成果90項之多。
而且,雙槍的成功帶動了慶元的竹筷事業(yè)。目前慶元縣除了那些以家為單位的大大小小的作坊外,登記注冊的竹筷大公司就有十幾家,而著名商標企業(yè)已有6家。
慶元縣經貿局局長王美芝曾表示,雙槍的示范效應很突出,有了品牌之后,售價就是能比別人高出50%甚至是高出幾倍,有了這個推動,慶元的整個竹筷行業(yè)在品牌建設上的氛圍非常濃厚。
14年艱難融資史
事實上,雙槍在獲得華睿風投的同時,還獲得了建行3000萬元的授信,但在過去雙槍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艱難融資史。
“雙槍的14年發(fā)展史,也是14年的融資史。”鄭承烈表示。
1995年,鄭承烈看到,當年的慶元竹筷都是零星的家庭作坊,沒有自己的特色,更沒有自己的品牌,竹筷作坊終日為他人做“嫁衣裳”。甚至慶元縣生產的竹筷運到福州等地之后,又被返銷回縣里的大小商店,只是換了包裝,貼上標簽,售價高出幾倍,而作坊只賺得一點苦力。
鄭承烈決定另辟蹊徑,在竹筷的工藝上動腦經,要做大竹筷品牌。當時鄭承烈以2萬元起家,開始研發(fā)工藝筷。由于前期開發(fā)工藝筷的成本遠遠高于普通筷子,鄭承烈只能用普通筷子來“補給”工藝筷。
到1996年底,工藝筷新鮮出爐,“當年12月10日,我們把工藝筷拉到義烏小商品市場代銷,開始花花綠綠的筷子產品沒人接受得了,后來一位銷售商勉強同意代賣了,結果第二天18萬雙工藝筷就銷售一空。”這給鄭承烈?guī)砹诵判摹?/p>
此后,雙槍在漆筷的研發(fā)基礎上,慢慢發(fā)展成將紡漆、套花、移印、熱轉印、手繪、烙花、麻花、雕花、雕刻、琥珀等等中國傳統(tǒng)工藝技術融入進去。雕刻木筷選材上也極為講究,選用了罕見的紫檀木、酸技木、香技木、花梨木、烏木、雞翅木等多種優(yōu)質名貴木材為筷坯,再由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工匠精雕細琢而成。
1997年,雙槍為了加快發(fā)展,到當地信用社借款,但由于抵押物問題,當地信用社不給貸款,而且表示“對你們企業(yè)沒有興趣”,這讓鄭承烈大受打擊。
雙槍公司從辦廠開始,由于資金上的不足,一直走得非常艱難。鄭承烈表示,雙槍一直是靠自有資金滾動,這極大的限制了雙槍的發(fā)展。每年一到春節(jié)銷售旺季,都面臨斷貨的風險,一方面是市場預期不夠準確,另一方面則是資金不足,不敢大量生產。
不過,隨著華睿的加盟,雙槍的艱難融資將告一段落,2009年公司已經獲得了1.1億元的銀行授信。“現(xiàn)在公司不缺錢了,融資也不難了,現(xiàn)在貸款是給銀行機會,包括引進風投也是因為對方有上市經驗。”
而且,目前雙槍竹制品在城市大賣場占有率達到了50%.
“這一點,寶潔公司、可口可樂公司他們也都做不到,所以我們是屬于這個領域里面的隱形冠軍。”鄭承烈驕傲的說。
2008年5月11日,雙槍竹木沒有偏安一隅,在杭州成立了新的公司總部。“艱難融資史隨風而逝,美好歡聚時終生難忘。”鄭承烈寫下了新的對聯(lián)。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