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自19世紀末以來,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升幅為過去2100年之最。
或許不是巧合,全球工業(yè)化進程也在19世紀末拉開大幕,而工業(yè)化被認為是全球變暖的主要推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耶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從中得出了與其他許多研究相同的結論,即海平面上升與全球變暖直接相關。
參與研究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專家本杰明·霍頓說:“氣溫上升導致陸地冰川融化、海水變暖,這種氣候變化的潛在災難性后果之一便是海平面上升。”
這項研究還首次給出了過去2100年的海平面上升數(shù)據(jù)。
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000年間,海平面相對穩(wěn)定;
從11世紀開始后的400年間,即“中世紀氣候異常期”,也有人稱為“中世紀暖期”,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0.6毫米;
從15世紀初開始直至19世紀末,全球氣候進入一個寒冷時期,通常稱為“小冰期”,海平面相對穩(wěn)定;
自19世紀末以來,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超過2毫米。
這些結論是研究人員根據(jù)對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濱海鹽沼中提取的沉積物的分析等得出的,論文刊登在20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對這項研究給予了資金支持。該基金會地球科學部門項目主任保羅·卡特勒說:“這項研究對過去2000多年海平面的變化幅度進行了詳細描述,對了解現(xiàn)階段和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預測沿海系統(tǒng)的變化方面非常有價值,因為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區(qū)。”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