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背景 ————
日本核事故中東電應對決策引爭議
日本核事故一直是公眾和媒體關注的焦點。據(jù)日本共同社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4月4日至10日向海洋排放了共計10393噸的低放射性污水,約有1500億貝克勒爾的放射性物質。4月16日,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海水中的碘-131含量超過正常標準6500倍。
盡管專家們表示,在大海的稀釋下,這些排放到太平洋中的廢水不會對人體健康或海洋生物造成“直接威脅”。但是公眾卻對此感到擔憂甚至恐懼,海產(chǎn)品的銷售也因此大幅銳減。
在這次事故中,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被廣泛批評為應對遲緩。有專家表示,福島核電站所采取的海水冷卻燃料棒措施雖屬無奈,但最終導致了大量帶放射性物質的冷卻水排入海洋,“具有大范圍健康和環(huán)境影響”,這也是福島核事故升級為7級,為最高級別的原因之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