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市環(huán)保局大氣環(huán)境管理處處長 王大衛(wèi)
治理污染 需解決燃燒問題
記者:北京已連續(xù)實施了十多年的大氣污染控制措施,您覺得北京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是什么?
王大衛(wèi):兩個重點,一是要解決燃燒問題,另一個是減少顆粒物。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為顆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其中氮氧化物50%多來自于燃煤和燃氣,而二氧化硫90%都來自于燃煤和燃料油,所以燃燒是個大問題。而顆粒物問題,主要是因為地殼因素,包括揚塵等產生,其中涉及管理等問題,不好控制。
記者:近幾年,北京大氣中污染物是否有變化?什么原因產生?
王大衛(wèi):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二氧化硫的含量在下降,而氮氧化物的含量在上升。這主要是因為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我市的機動車保有量持續(xù)增長,而大氣中40%以上的氮氧化物都來自于機動車尾氣。
記者:關于空氣質量,最近不斷有人拿美國大使館監(jiān)測到的數(shù)據(jù)和環(huán)保局監(jiān)測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您對這個怎么看?
王大衛(wèi):環(huán)保局公布的是24小時監(jiān)測的數(shù)據(jù),而美國公布的是每小時的數(shù)據(jù)。二者的標準是不同的,以二氧化硫為例,24小時的標準是150微克/立方米,而1小時的標準是500微克/立方米。并且,網(wǎng)友常常拿美國使館一個監(jiān)測點位的小時最高值和環(huán)保部門公布的24小時的平均值進行比較,是不科學的。此外,一天中的空氣質量情況是波動的、隨機的,以小時為標準不好評價。
■北京大氣主要污染物解析
★顆粒物
排放量:16萬~17萬噸/年
來源:揚塵等50%;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轉化成的細小顆粒20%~30%。
危害:顆粒物直徑在0.5-5微米的飄塵,可直接進入人體的肺部,在肺泡內沉積,并可能進入血液輸送到全身,在身體的各部位積累,日積月累就可以引起疾病。
★氮氧化物
排放量:約18萬噸/年
來源:50%以上來自燃煤、燃氣,40%多來自汽車尾氣。
危害:NO2對人們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容易引起急性哮喘病。NO2與碳氫化合物在陽光照射下能生成二次污染物,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更大危害。
★二氧化硫
排放量:約11萬噸/年
來源:90%以上來自于燃煤,其他來自燃料油。
危害:當人們過量吸入二氧化硫后,主要引起呼吸道疾病。在夏天,它又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酸雨是危害健康和農作物的有害物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